顱內壓監護儀紅光治療儀YCGL-6602產品介紹:功能特點皮膚病的發展趨勢: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,各種輻射的侵害,導致皮膚病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。特別是一些頑固性的皮膚病,如銀屑病。外用藥物治療作用不明顯,內服藥物又傷腸胃。給患者增添了諸多煩惱。產品的研發:我公司依托技術優勢,采用光學技術,開發了紫外線光療儀。廣泛適用于對銀屑病、玫瑰糠疹、濕疹等皮膚病的治療,讀患者盡早解除病痛的折磨。功能特點:
更新時間:2022-01-17
顱內壓監護儀
通常采用側腦室前角穿刺法。在冠狀縫前或發際內2cm、正中矢狀線旁2.5cm交點,用顱錐或顱鉆鉆孔,達硬腦膜。以穿刺針經顱骨孔刺入,與矢狀面平行,針尖向后下方,對準兩側外耳道連線,刺入5-6cm即可。見腦脊液流出,證明進入側腦室前角。將硅膠管經導針置入側腦室內。將硅膠管另一端連接引流瓶,直接測出顱內壓,或連接于傳感器,利用腦脊液作為傳感物質,輸入壓力監護儀,經示波器顯示顱內壓或經記錄儀描記打印出顱內壓。
硬腦膜下壓監護
作顱骨鉆孔并切開硬腦膜,將壓力傳感器置于硬腦膜下腔,經導線與壓力監護儀裝置相連接即可記錄顱內壓。
硬腦膜外壓監護
與硬腦膜下壓監護不同的是壓力傳感器置于硬腦膜外腔。
遙測監護法
將傳感器完全置于顱內,經遙測技術監護患者的顱內壓。因頭部無導管或外接線路,患者可自由恬動。但臨床很少采用,因為顱內壓監護主要用于危重神經外科患者。
光纖顱內壓監測法
將柔細的光纖顱內壓探頭(直徑僅1.5mm,長3mm)直接放置在硬腦膜外、硬腦膜下、腦實質內或腦室內,經光導纖維傳至顱外壓力監護儀,能準確動態監測患者的顱內壓。由于該系統操作簡單、損傷少、性能穩定。
顱內壓監護儀
通常采用側腦室前角穿刺法。在冠狀縫前或發際內2cm、正中矢狀線旁2.5cm交點,用顱錐或顱鉆鉆孔,達硬腦膜。以穿刺針經顱骨孔刺入,與矢狀面平行,針尖向后下方,對準兩側外耳道連線,刺入5-6cm即可。見腦脊液流出,證明進入側腦室前角。將硅膠管經導針置入側腦室內。將硅膠管另一端連接引流瓶,直接測出顱內壓,或連接于傳感器,利用腦脊液作為傳感物質,輸入壓力監護儀,經示波器顯示顱內壓或經記錄儀描記打印出顱內壓。
硬腦膜下壓監護
作顱骨鉆孔并切開硬腦膜,將壓力傳感器置于硬腦膜下腔,經導線與壓力監護儀裝置相連接即可記錄顱內壓。
硬腦膜外壓監護
與硬腦膜下壓監護不同的是壓力傳感器置于硬腦膜外腔。
遙測監護法
將傳感器完全置于顱內,經遙測技術監護患者的顱內壓。因頭部無導管或外接線路,患者可自由恬動。但臨床很少采用,因為顱內壓監護主要用于危重神經外科患者。
光纖顱內壓監測法
將柔細的光纖顱內壓探頭(直徑僅1.5mm,長3mm)直接放置在硬腦膜外、硬腦膜下、腦實質內或腦室內,經光導纖維傳至顱外壓力監護儀,能準確動態監測患者的顱內壓。由于該系統操作簡單、損傷少、性能穩定。